浅谈如何打通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
◎翟建周
“最后一公里”是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是群众感受最深切的身边问题,是我们工作中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说明的是人大履职与群众满意的距离,表现的是代表工作与群众认可的隔阂,暴露的是自身建设与群众感情的疏远。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决定成败。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实际行动打通人大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一、增强工作实效,打通依法履职的“最后一公里”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地方人大工作中存在着专题询问“一问了之”、议案建议“一提了之”、决议决定“一作了之”的现象,程序走完了,工作就止步了。整改落实的“最后一步路”、人民满意的“最后一公里”,却长期阻塞不通,不仅削弱了人大的权威,也挫伤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更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人大的信赖。
打通依法履职“最后一公里”,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改进工作的韧劲。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一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有为才能有位。人大作为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线”,要丢掉权力机关是“橡皮图章”的错误观念,摒弃人大是“表决机器”的扭曲认识,做到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努力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二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要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民履职、为民用权,将工作重心向群众倾斜,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监督力度,督促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三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大工作取得实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百个漂亮口号不如解决一件实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开展跟踪监督、持续监督,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去兑现,做到不改变状况不松劲、不解决问题不罢手。
二、激发履职动力,打通代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在具体工作中,经常有群众提出,代表活动不经常,在人代会后与代表见面困难,想找代表反映情况找不到人。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由此可见一斑。人大的主体是代表,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同时,代表联系群众也是代表的法定义务,《代表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应成为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领路人”。
打通代表工作“最后一公里”,关键是要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一要提高代表素质。代表素质是其发挥作用(下转第21页) (上接第11页)的前提条件。要在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外,还应加强其对如何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如何提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如何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二要创新代表活动载体。要通过建立“代表活动室”,促进以代表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视察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保障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执行代表职务的空间。要经常性地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充分“接地气”,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为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为选民监督代表提供平台。三要创新代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建议办理及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奖励评价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代表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三、密切联系群众,打通自身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人大勇于揭短亮丑、深刻查摆,对自身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认为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中表现为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通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人大干部队伍。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人大工作专业性、程序性、综合性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学习就会落后。要把学习作为硬任务,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按照“深入基层、服务代表、联系群众”的要求,准确定位人大工作,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三要建章立制,着力提升自身工作效能。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人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探索人大内部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上下功夫,以人大工作的规范化促进和保障联系群众工作的制度化。
(作者系林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