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莅安开展2023年中原环保世纪行活动

时间:2023-10-31

  10月26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东利带领省人大环资委、省生态环境厅及媒体人员莅临我市,开展2023年“中原环保世纪行--南水北调”采访报道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市级领导干部王建国,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和市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rd1_副本副本

  采访团由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法制报、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等五家新闻媒体记者组成。在安期间,采访团先后到殷都区漳河倒虹吸工程、殷都区吉庄西北桥段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北关区无人机产业园、汤阴县南水北调工程汤河渡槽等地,对我市生态水系建设、主干渠两侧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贯彻执行和利国惠民等情况进行了集中采访。

  自2014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向我市累计供水35523.52万方,其中,城市生活供水23651.42万方,生态供水11872.1万方,全市近400万群众用上优质甘甜的丹江水。其不仅缓解了我市地下水短缺问题,使地下水得到回补,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修复,作用明显,效果良好。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和水质安全。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在安阳境内全长66公里,干渠安阳段两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划定面积77.87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8.19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69.68平方公里。南水北调工程两侧生态带绿化里程66.285公里,绿化面积1.53万亩。2018年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315套标志标牌设置任务,完善了视频监控及隔离防护设施,同时对主干渠开展无人机巡河,筑起了水源保护的“铜墙铁壁”。通过将南水北调生态保护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范畴,建立南水北调环境风险源快速排查整治协调机制,编制南水北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南水北调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等工作,不断加强对南水北调干渠周边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自2014年通水以来,安阳市境内南水北调干渠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确保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中原环保世纪行”是一项以大力宣传环境与保护方面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环境资源意识的集中采访活动,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有力推动了政府及有关部门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推动环保领域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重大环境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

  此次“中原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是:南水北调利国利民,依法保障有你有我,是对我省南水北调起源地南阳、中间平顶山、北出口安阳的针对性采访活动。我市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汤阴县人大、北关区人大、殷都区人大大力配合组织了点位的采访工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着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人大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省人大组织的中原环保世纪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