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实践形式 汇聚智慧力量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6-30

——汤阴县宜沟镇人大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纪实

◎张 强

  汤阴县宜沟镇位于汤阴县西南10公里,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人口5.8万,有“邺南首镇”之称,是全国重点镇、河南省首批重点示范镇。近年以来,宜沟镇人大以建设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为抓手,创新理念,完善机制,丰富实践形式,汇聚智慧力量,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汤阴实践,奋力开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高站位全力推动

  宜沟镇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把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作为人大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典范。2022年8月,宜沟镇人大根据《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指导意见》,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创建工作与党委同向、与人民同心、与政府同力、与发展同步,高位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及时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专题会议,先后赴河南信阳、山东诸城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了切合宜沟镇实际的“1254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总体思路,“1”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2”即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和基层民主自治两项制度,“5”即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个民主,“4”即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项权利,“1”即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奋斗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标准全速建设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按照“择优创建、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将镇代表联络站和向阳庄村代表联络室确定为首批申报省级示范单位。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姬卫军同志为组长的创建工作专班,抽调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驻点,从站点布局、总体设计、资料整理、经验提炼等方面,给予全程帮助指导,为宜沟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专业支持。宜沟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示范点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问题;镇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建设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镇人大按照“突出主题、深度挖掘、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的原则,丰富建设内容,延伸建设内涵,明确时间节点,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了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平台体系,夯实创建基础。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宜沟镇人大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了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工作,投资80余万元全新打造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扎实开展代表主题活动,被安阳市人大常委会评定为五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在向阳庄村,依托乡村振兴直播间项目,建设村级人大代表联络室和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工作室,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展示、践行基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开通“智慧人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码上见”,服务群众“码上办”,重要议题“码上议”,工作成效“码上评”,人大代表线上线下全天候履职。初步构建以“镇级联络站-村级联络室-代表工作室”为架构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体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载体。

  (三)发挥示范作用,强化引领带动。宜沟镇和向阳庄村2个省级示范点的率先建成和投入运行,有效激发了全县各乡镇人大的创建热情,有力带动了全市的创建工作。2022年11月,安阳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现场会在宜沟镇举行,宜沟镇的创建工作经验向全市推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平、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平等领导专程莅临调研指导,省人大常委会制度理论研究会对宜沟镇的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23年6月,安阳工学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习实践汤阴基地在宜沟镇挂牌成立。2024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负责人培训暨规范化工作会议期间,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对宜沟镇和向阳庄村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进行了观摩。截至目前,共接待上海市崇明区、武汉市硚口区、贵阳市乌当区、江苏镇江及其他兄弟县区人大学习考察60余批次。

  三、突出创建实效,坚持高质量全心履职

  宜沟镇人大按照“五心五力工作法”(“五心”即“忠心、关心、慧心、暖心、放心”,“五力”即增强“政治领导力、社会组织力、履职战斗力、工作推动力、法治执行力”),以高质量履职尽责,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

  (一)民主选举“忠心人”,增强“政治领导力”。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期间,宜沟镇及所辖各行政村严格依据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动员、选民登记、组织协调等工作,保障人民选举权。民意基础好、群众信得过的镇领导班子、人大代表、村委负责人经过民主选举成为群众信赖的“当家人”“代言人”,成为党委决策的积极落实者、政府工作的有效推动者、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言人。民主选举播下“民主的种子”,激发了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热情,为宜沟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和柱石。

  (二)民主协商“关心事”,增强“社会组织力”。一是建立“社情”收集表达机制。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为纽带,通过“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流动+固定”等多种方式,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的民意协商机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所急所盼、所思所念。二是建立“政情”反馈处理机制。坚持季度政情通报、人大代表联系国家机关和选民“双联系”制度,开展对镇政府及有关站所的工作评议,“面对面”协商与“背对背”监督相结合,促进政府窗口更好实现“心贴心”服务,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商情”优化提升机制。在企业界人大代表所在公司建设“营商环境监测点”,聘任企业界人大代表为“监督员”,形成“监测点+监督员”的多元优化营商环境沟通协商机制,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联动提升。

  (三)民主决定“慧心”策,增强“履职战斗力”。坚持大事民主定,要事民主决,对涉及全镇的大事、要事及时提请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建立镇党委书记、代表联络站站长、人大主席团、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五级民主决策研究处理机制”。对涉及全镇重大事项,由主席团及时调查研究,向党委请示后提请人代会表决通过。换届以来,共作出关于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制造业园区发展等决议决定10余项,为促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现“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四)民主管理“暖心”举,增强“工作推动力”。一是发挥人大代表先锋模范作用。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抗洪抢险一线,人大代表集“领航员、监督员、宣传员、战斗员”为一体,为社会贡献“硬核力量”,树立了人大代表良好形象。二是发挥人大代表决策治理作用。2022年以来,宜沟镇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共提出议案建议120余件,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空心村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三是积极支持村级自治。以人大代表为纽带,大力支持各行政村通过村委会、理事会、议事会等实施村民自治,公平、高效、合理管理好本村事务,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民主监督“放心”制,增强“法治执行力”。一是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根据地方组织法和河南省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依法有序开展执法检查、听取讨论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工作评议,支持促进有关法律法规在全镇贯彻实施。二是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织密人大代表“监督网”。聘任人大代表为“效能监督员”,组织人大代表监督行风、政风,督促支持政府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三是支持完善基层监督机制,构建“全民监督体系”。将人大代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紧密结合,建立有效的村务公开、权力制约和民意反馈沟通机制,构建党员监督为主导、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代表监督有效衔接的监督体系。宜沟镇连续多年被评为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乡镇。

  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乡镇人大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宜沟镇人大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勤勉尽责,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出彩的时代华章。

  (作者单位:汤阴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