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的心境

时间:2015-01-23

      张永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丰厚的读书传统。这种传统的积淀与承传,对今天的读书人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传媒方式在变迁,阅读者的价值取向、心理支配、读书习惯还是在受其影响。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社会竞争在加剧,阅读形态在改变,以传统方式阅读纸质书的人在持续减少,网络浏览、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读“书”习惯,传统的研习性的深度阅读正在消失,浅尝辄止的快餐式阅读到处泛滥。读书,特别是进入一种状态的静心读书,似乎在逐步远离我们。

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和文化走向,从人们的读书生活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有段时间外出较多,接连乘坐飞机,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都轮番坐过,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头等舱的旅客往往很安静、很自我,都会随身携带一本或者几本书,落座之后就静静地读书;公务舱的旅客则大多带着笔记本办公,或者专心看一本自带的杂志之类;而经济舱的乘客则要么随意地浏览报纸,要么打开面前的视屏看电影或玩游戏,要么欢快热烈地聊天。在机场,贵宾厅的人大多在静心阅读候机,而普通候机区几乎人人都在玩手机。这一现象的背后,值得深思的是,究竟是人所处的位置影响着他的行为,还是他的行为影响并决定了他应处的位置?什么人读什么书,引车卖浆者有他们的趣味,专家教授有自己的偏好,张三爱俏,李四爱闹,什么萝卜什么坑,我不敢简单地得出结论。

从传统读书理念讲,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提升人生的价值,而当下读书生活中的混乱与低俗以及实用主义、自娱自乐、解闷消遣等各种现象的泛滥,恰是民族精神文化迷惘、浮躁的一种折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64本,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实在堪忧!

读书,作为一种严肃而圣洁的精神活动,本应是虔诚而深刻的,当如信教者漫步走进庄严的教堂。人之所以需要读书,是为了“对抗”我们先天的蒙昧、后天的无知以及世俗熏染的狭隘,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提升境界,净化心灵,赢得智慧。我小时候正处在文化大革命阶段,可读之书少得可怜,记得家里有一本《红岩》,被我翻的乱得掉了渣。还有一本杨荣国先生编著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尽管我一知半见、囫囵吞枣,也装腔作势地去读。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关于鲁迅的书《永不休战》,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漂亮,封面上印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头像,我竟然爱不释手,反复阅读,至今记忆深刻。虽然书中记述的是鲁迅与“敌人”斗争的故事,但鲁迅刚正不阿的精神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儿时的有限阅读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读了大学,非常喜欢买书,常常节俭一点生活花费去买书。1980年前后书很少,很多书难以买到。当时家里有一本横排本繁体字的《唐诗三百首》,我看着不习惯,非常想买一本新版的,但是买不到。后来,通过熟人认识了新华书店的一位阿姨,要预订并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买到。1979年修订后的三卷本《辞海》正式出版,我心里非常想得到它,但缺乏经济实力,只能向而往之。到了1980年,《辞海》出版缩印本,新华书店开始预订,我写信告诉爸爸希望能够买一本,他很快答应了我,不仅为我预订了一本,他自己也定了一本,这个缩印本的1980版《辞海》,我至今保存完好。它珍藏着一段记忆,记载着知识匮乏时期的“贪婪”。

当下,阅读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阅读的质量也面临着不断下降的危险。有人抱怨,如今的图书市场被各式各样胡乱拼凑、毫无思想的“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大行其道。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分众的时代,什么书都有人读,垃圾泛滥,知音难寻,书不敢读;这又是一个速食的时代,书成为纸做的快餐,成为变换的图画,索然寡味,书不屑读;这更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出书只以销量计,读书则为稻粮谋,作者读者都围着钱转,书不会读。当书籍从一种近乎神话意义的精神食粮变身为大众消费品时,我们应以怎样的心境应对阅读生活的变革呢?我认为,读书确实需要进入一种状态,需要一种有准备的心境,需要安静的心绪、渴求的心欲、专一的心志。

一是心理的准备。北京大学陈平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