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 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工作综述
◎程慎生
深化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司法需要,不断完善公开机制,强化公开措施,拓展公开范围。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以公信树权威,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全市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情况
(一)拓展范围,突出重点,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广度
全市法院秉承“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的司法理念,扎实推进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把司法工作的关键环节“晾晒”出来,让人民群众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一是构建阳光审判,推进庭审公开。庭审是审判的核心,也是司法公开的关键。坚持开庭信息公开。市中级法院在审判楼前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开庭时间、地点、案件当事人、案由等基本诉讼信息,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坚持庭审过程公开。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所有案件一律公开审理。去年,全市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各类案件61575件,公开审理率达99.2%。特别是对于减刑、假释案件,实行裁前狱内狱外“双公示”、裁判结果狱内狱外“双公开”,全部公开开庭进行审理,人民陪审员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建立自由旁听庭审制度,允许公民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旁听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亲属、媒体记者和广大群众旁听;同时,对群众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参加旁听。坚持庭审程序公开。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所有证据均依法公开质证,未经公开质证的,不得作为裁判认定事实的依据,积极推进证人、鉴定人出庭,实现诉讼证据举证在法庭、是非曲直辨明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清在法庭,确保庭审不走过场,以程序公开促进审判公正。
二是树立司法权威,实现执行公开。深化执行公开,不仅是满足群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强化执行联动、提高执行成效的重要举措。加强执行流程公开。全面建成执行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将执行案件各个节点的信息全部纳入查询范围,方便当事人上网查询执行案件基本信息及进展情况。加大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力度。去年,全市法院将1.8万余名“老赖”纳入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在出国出境、乘坐飞机高铁、入住高级宾馆、参加招投标和贷款等方面予以限制。同时,将5200余名“老赖”的“大头贴”和赖账信息发布在官方微信、晾晒在广场屏幕、张贴在街头巷尾,383名“老赖”慑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对于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共对29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积极开展网络司法拍卖。两级法院全部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所有诉讼资产一律在网上公开拍卖,以电子竞价取代“击槌成交”,共成功拍卖150余件,成交金额达2.3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600余万元,整个拍卖活动公正公开、阳光透明,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串标围标,杜绝了拍卖环节的腐败,受到当事人好评。
三是提升司法公信,实行文书公开。裁判文书是案件审理结果的载体。实行裁判文书公开,有利于接受当事人和群众对案件的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出台裁判文书制作规范,要求在文书中公开诉讼过程,充分表述当事人各方的诉辩意见,全面阐述当事人举证、质证内容;加强裁判说理,在裁判文书中全面公开证据采信情况及理由,对当事人的请求和主张详细论证支持与否的理由,做到说理公开,让当事人胜得明白、输得服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上网的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将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予以公布,做到“应上尽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自2014年1月起,全市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布各类裁判文书87349份,文书上网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