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在伟人心底刻下了什么
顾保孜
长征故事讲了数十年,仿佛大家对它已很是熟稔。但若真的追问起来,那历史深处的隐秘细节,那细节背后的春秋大义,我们真的都已了然于胸了吗?让我们重拾赤子之好奇,追随先辈的步履,重新踏上长征之旅,亲手打开一个个问号。
毛泽东痛失“毛毛”、“双凤”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敌人的“围剿”圈,开始了向南转移,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一批随同红军主力转移的女红军有30名,其中就有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转移命令来得非常突然而紧急,为了行动方便,有孩子的女红军只能将年幼的孩子送给当地老乡抚养。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毛毛已经两岁多,也不得不送给当地的老乡抚养。贺子珍乘毛泽东不在家的时候,让留在苏区的毛泽覃抱走了孩子,他已经选好了一户老乡家。分离那一刻,贺子珍心如刀割,禁不住失声痛哭。而可爱的孩子还以为是叔叔抱他去哪儿玩耍呢,高兴地向悲恸的母亲挥动小手,“再见,妈妈!”
可是谁能预料,这一再见,就意味着他们骨肉永无再见之日。
等毛泽东回到家,得知自己的亲生骨肉已经送走,格外心痛。但他安慰贺子珍:要记住老乡的名字,以后我们胜利了,再回来找儿子!
战局紧急,不容过多悲伤。红军必须快速撤离苏区根据地。此时的毛泽东被反复发作的疟疾折磨得虚弱不堪,连行走都很困难。他躺在担架上与已有六个月身孕的贺子珍踏上了凶险叵测的万里征途。
三个月后,贺子珍又要生孩子了,这个孩子生不逢时,在后有追兵,前有草地的贵州白苗地区要出世了。得赶紧找个地方呀!正巧路边有一间孤零零的小草屋。大家赶紧把贺子珍抬进草屋,休养连的医生负责接生,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在一旁做助手,董必武在门外等候。同在休养连的蔡畅、邓颖超也赶来帮忙,这次贺子珍生下了一个女孩,尽管邓颖超知道这个婴儿很快就要送给沿途的老乡,但她还是满怀欢喜给孩子起了“双凤”的名。因为在这之前邓发的夫人陈慧清也生下一个女孩子。
休养连这一对前后生下的“双凤”,很快便被送给了当地老乡。她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凶多吉少。第一批参加长征的30位女战士中,有五位在途中生了孩子,革命胜利后,她们都去寻找过,最终一个孩子也没有找回来。
还在月子里的贺子珍祸不单行,不久遇敌机轰炸,她为掩护伤员,头部、背部14处受伤,生命垂危,准备留在当地养伤。当时毛泽东正指挥红军抢渡赤水河,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迂回周旋,一刻也不能离开。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果断地决定:“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一是无医无药,无法治疗,二是安全没有保证,就是要死,也要把她抬着走。”同时把自己的担架调去,帮助抬贺子珍。等他赶来看望,贺子珍浑身裹着纱布,依然昏迷不醒。
失去了孩子,眼看又要失去妻子。毛泽东一生要强从不落泪,这一次他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周恩来一场重病,埋下了癌症转移的祸根
1975年2月,四届人大开过后,周恩来又将面临一次大手术。原来,医生在他结肠里发现新转移的肿瘤,如果不手术切除,肿瘤很快会将肠道堵死,危及生命。手术前,周恩来在病房中强撑病体,给住在南方的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详细报告了自己几年来的病情发展与变化。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而这一大肠内的肿瘤位置,正好就是40年前我在沙窝会议后得的肝脓疡病……”
周恩来信中提到的“40年前得的肝脓疡病”指的是1935年7月28日,周恩来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松潘毛儿盖,即将进入草地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中得的一场重病。
1935年7月中旬,红军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各一部,占领四川松潘县的毛尔盖。中央政治局在毛尔盖附近召开了沙窝会议。会议一结束,操劳过度的周恩来病倒了。他从8月初就开始腹泻,大便中有脓血,体温从38℃上升至40℃,全身逐渐发黄,不时陷入高烧昏迷之中。 医生经过化验,发现有阿米巴原虫,还发现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