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环境“短板” 守望美丽“乡愁”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掠影
◎ 王庆华
麦收后的枣乡大地,处处弥漫着秸秆的芳香。
由田野穿行而过,记者再次走进内黄县六村乡代六村时,迎面是乌黑亮丽的柏油路和红色方砖步道。顺着路,清一色的豫北民居延展开去,青砖黛瓦、反宇飞檐,新栽绿植迎风摇摆,黄色花丛扮靓街巷……浓浓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街道整修后,家家户户都成了‘新房’。”65岁的陈进珠和两个老姊妹说起此事乐开了花,“过去村头两个臭水坑,满是荒草和垃圾,现在也清理干净,铺上透水砖,改造成了小池塘,听说还要种上荷花哩。”
陈进珠说的代六村的“逆袭”,也就是最近几个月的工夫。“蝶变”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
强化领导 打好“主动仗”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方案要求,今年2月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负责分包内黄县六村乡代六村、后河镇桑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平高度重视分包工作,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分包工作领导小组和两个专门工作组、一个技术指导组,强化领导,精心安排,统筹推进两个分包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为摸清底数,徐家平亲自带队,四次入村调研,实地了解道路环境、基础设施等情况,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国、桑建业,秘书长程新会多次到村实地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桑村是个有着2130口人的大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2万元,9条主干道有4条是黄泥路,其余道路也年久失修、坑洼不平,112条背街小巷一多半没有硬化,还有3个陈年垃圾坑和6条总长一公里的垃圾沟,不少院落破败,村里缺乏绿化美化和文化氛围;600多口人的代六村,村集体经济依赖于56间门面房,但租赁费已收到了2031年,群众大多外出务工,人居环境差,陈年垃圾堆积,街道、坑塘亟需整治……
必须尽快补齐两村“短板”,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确定了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强化规划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重点,要求做到突击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包村与驻村工作相结合,以新时代人大干部的良好作风,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尽快扭转两村环境脏乱差局面。
凝聚合力 出好“组合拳”
“享谁的福?享国家的福呗!”桑村村民尹麦亮对桑村的变化是“一百个赞成”,“过去下雨后泥浆一尺深,鞋都能粘掉,现在啥时候出门都不怕了。”
“整修道路、垃圾场和翻新房屋用到的水泥材料,来自省人大代表刘金林的无偿捐助。”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大鹏介绍,为破解整治工作中基础设施条件差、违建多等“短板”和资金难题,常委会分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乡镇和村为主导的责任体系,采取常委会机关节约经费支援、劳模先进对接帮扶、人大代表主动捐助、乡镇积极筹措、村民自愿缴纳的办法,打好“组合拳”,凝聚起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动仗”的强大合力。
同时,领导小组成员轮流驻村,一线协调,充分利用常委会自身优势,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加大环境整治、村庄规划、产业发展、村庄“六化”建设、村容村貌提升力度。
“截至目前,常委会机关干部已有160余人次进村参与环境整治,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营造了上下联动、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护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来玉生说。
在分包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协调下,六村乡和后河镇的乡镇、村班子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有力确保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
取得实效 当好“排头兵”
在代六村街头,记者发现,整村电力设施改造、弱电入地、道路翻修、坑塘治理等工作已趋完工,一处用陈年垃圾填平的坑塘旧址上,成了村民的健身广场,旁边墙上书写的讲卫生、爱环境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
乡村渐现的“颜值”,给了群众很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到了明年,新种的树就长得很像样了。”代六村党支部书记代广利说,“街道设置了垃圾箱,大多数人也有了环卫意识,不再乱倒垃圾,环境好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让乡村美得实实在在,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以转作风、提效能当好“排头兵”。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连续奋战,代六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围墙外立面粉刷15000平方米,修路4000平方米、清理残垣断壁7个、治理坑塘3个,补栽女贞、桂花、美人梅等220棵,以往破败的村落净了、绿了、亮了、美了,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
在基础条件更为薄弱的桑村,人居环境整治鏖战正酣:5条主干道进行了硬化翻修,铺设人行道花砖3800平方米,另有1400米道路及背街小巷正在施工。清理垃圾带24处、坑塘4个,整治乱搭乱建16处、残垣断壁7处、空心院落3个,1000多棵大叶女贞在村里安了家。
处处皆风景,徐徐入画来。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为枣乡大地铺上了浓浓绿意。
补齐环境“短板”,守望美丽“乡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分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步履,依然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