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所提“关于护城河改造的议案”审理意见的报告

时间:2016-06-28

市人大常委会:

        20162月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于世忠等12名代表提出“关于护城河改造的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将该议案交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会后,主任会议决定由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负责审理该议案。

        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苏庆的指导下,城建环保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的相关同志召开座谈会,邀请市规划局、住建局、文峰区政府和相关街道办事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解了安阳护城河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护城河治理改造的初步设想。会后,城建环保工委还多次到护城河周边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护城河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情况

        安阳古城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府城之一,始建于后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增筑于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筑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面积2.58平米公里。护城河位于古城四周,起到了很好的城防作用。明正德年间,引万金渠水入城壕,第一次使万金渠与古城产生空间联系,不仅加强了安阳护城河的城防功能,而且美化了城池周围的景观环境,同时还解决了城内的雨水排放问题。清乾隆年间,万金渠水由护城河流至城东,分为北、中、南万金渠,最终形成“城渠相依”的格局,成为安阳古城的一个重要特征。

        进入现代,护城河仍环绕古城四周,上接万金渠,下与彰德路排水沟、南万金渠、北万金渠、婴儿沟连通,全长6254米,分西、北、东、南环城河四个部分。其中,明渠河段长4649米,暗渠河段长1605米,既是我市老城区内唯一的一条雨水排放沟渠,也是万金渠南北干渠的输水渠道,兼有农灌、防洪双重功能,是我市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年代变迁,我市护城河的河道变化很大,宽窄不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