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高质量发展 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
坚持文化高质量发展 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
——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 薛文明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市文广新局组织人员进社区、下乡村、访企业、听建议,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一、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市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全市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29个,建成率71.4%,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农家书屋3283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8个县级支中心和2266个村级服务点。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4个,全市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政府-高校-社区“321”公共文化服务共建项目成功创建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入选国家级示范项目创建名录,林州市成功创建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安阳市文体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打造了瓦店刘文金音乐之乡、吕村战鼓之乡、永和苏奇灯笼画之乡3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名片”。大力推动“战鼓、书法、合唱艺术全民普及工程”,打造了广场舞大赛和群众合唱大赛、“安阳文化大舞台”“安阳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先后创作排演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并荣获多项大奖。《马丕瑶出京》荣获“许昌杯”第六届黄河戏剧节金奖。《泥笛泪》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文华优秀剧目奖。小戏曲《脱贫名单》荣获河南省第八届黄河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剧目金奖等5个最高单项奖。拍摄了戏曲电影《柳迎春》、电视连续剧《二叔》等影视作品40余部。《小锅盖当官》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电影《新红旗渠故事》、歌曲《回望红旗渠》入围2017年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连续多年举办全市元宵戏曲晚会、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编剧培训班等,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专业艺术人才。连续多年开展“百场文艺惠民”“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演出,群众享受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国家、省、市三级非遗项目总数406项,传承人154人。其中,国家级7项、传承人6名;省级36项,传承人43名;市级123项,传承人105名。普查非遗线索12万余条,重点调查项目4572项。现有省级非遗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遗社会传承基地1个、省级非遗展示馆1个、省级非遗传习所1个。殷都区曲沟镇(抬阁)、安阳县吕村镇(战鼓)、内黄县(绘画)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阳县吕村镇(战鼓)、内黄县马上乡(狮舞)、龙安区龙泉镇(抬阁)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促进了晋冀鲁豫地区非遗传统戏剧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四)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全市初步形成了印刷和图书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演艺业、节庆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7.6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的1.36%。大力实施“双十”工程,扶持壮大安阳康体文化运动园、林州航空运动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园区,安绣、司母戊等十个文化企业,汤阴中华梦幻谷、国旅·安阳城、岳飞庙东西街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个,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省级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2个。对局属6家影剧院和电影公司进行改革,组建成立安阳文化影视出版集团,圆满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连续多年举办安阳新春民俗文化展活动、安阳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展。
(五)文化市场运行健康有序。2017年,全市共有歌舞游艺娱乐场所204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81家,备案艺术品经营单位97家,文艺表演团体89家(含国有剧团10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3家,演出经纪机构2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3家,印刷企业156家,出版物发行零售单位651家。深入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整治活动,先后荣获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扫黄打非”组织机构全覆盖。文峰区香格里拉社区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经验和做法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简报专刊刊发。
二、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目前,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适逢“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党和国家对文化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发展路径和基本方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和政策叠加期。所谓地利,就是安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对接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圈、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国家发展战略,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文化发展大有可为。所谓人和,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传承创新要有重大进展列入全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战略目标,全市文化系统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干部队伍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更加迸发。
(二)面临的挑战艰巨复杂。我市文化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依然薄弱,一些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与浪费并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二是文艺创作缺乏精品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少;三是文化产业总量小、占比低,整体实力不强,与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地位不相适应,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仍然薄弱。
三、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坚持文化高质量发展,围绕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目标,着力推进五项工程,打造文化事业高地、文学艺术高地、文化产业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重要保障。
(一)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聚焦补齐短板、提升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体中心建设,打造成全市重要的文体活动阵地和城市文化新地标。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我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二是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对全市没有正常开放的5个县区文化馆、7个县区图书馆,采取考核排名、定期通报、约谈问责等方式,确保完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和开放全覆盖目标。三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继续打造“321”公共文化共建、“安阳文化大舞台”“安阳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实现乡乡(镇、街道)都有群众战鼓、书法、合唱、广场舞队伍。深入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公益演出。四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圈”、大运河产业带、雄安新区建设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安阳文化影响力。
(二)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聚焦传承创新、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书写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安阳答卷”。一是深入发掘弘扬安阳优秀传统文化。从丰厚的安阳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打造具有安阳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将安阳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二是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开展“非遗传承人+”对话活动,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加强非遗传播能力建设,开展新时代主题安阳木版年画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三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大力开展安阳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四是加强地方戏曲保护发展。实施濒危稀有剧种保护行动和地方戏剧振兴计划,出版省级艺术理论研究专著《新崔派艺术论》,编纂完成《安阳历史文化丛书》。
(三)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工程。聚焦多出精品、勇攀高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一是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全市文学艺术、戏曲、影视、音乐、舞蹈等文艺形式的繁荣发展。二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编制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规划,加强全市现实题材创作统筹规划。重点打造一部安阳题材优秀剧目、一部大型民族歌舞剧。推进电影《甲骨文》的拍摄工作。三是培养扶持文艺人才。建立安阳文艺创作资源库、作品库、人才库,做好我市艺术人才的扶持、推介工作。四是办好重大文艺演出展览活动。开展优秀歌曲征集活动、诗词歌赋颂安阳、安阳书画名家精品展、“微秀安阳”微电影微视频征集等活动。做好“戏曲进校园”活动,坚持“演出、教育、实践”三位一体,让学生每学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四)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工程。聚焦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是抓好规划编制。出台全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编制全市文化产业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0),为全市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好“路线图”。二是抓好项目实施。实施文化旅游千亿级主导产业行动计划,加快康体文化运动园、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抓好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文化大招商活动,做好与首旅集团、陕西袁家村等相关单位的洽谈对接工作,推进殷都区武官村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实施。四是抓好文化创意。组织开展安阳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发现和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人才。
(五)大力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优化工程。聚焦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坚持繁荣与净化并重,推动文化市场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持续深入开展“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固边”五大专项行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面推广香格里拉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重点抓好全市10个新增基层示范点建设。二是加强广播影视行业管理。认真开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加大打击非法电台、非法电视台和境外“黑广播”力度。创新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方式,提高电影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农村演出市场整治、“闪电”系列行动、交叉检查、重点时期集中整治等专项活动。四是加强新闻出版管理。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创新农家书屋服务模式,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解决好农家书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者系安阳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