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抓手 盯紧目标 强力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 张新平
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是落实市委市政府“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一网、一门、一次”工作要求的有力抓手。去年10月30日,我市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打破以往工商登记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从“面对面”线下办理到“键对键”线上办理模式的里程碑式转变。今年以来,按照省工商局提出的“一网办、零见面、一次也不跑”的预定目标,市工商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创新方式,强力推动我市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以政务便民的高质量推动我市经济发展高质量,为服务我市实现“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作出了新贡献。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结量为4701件,占业务总量的9.11%。从2018年7月9日开始,我市实行全程电子化周通报制度,连续两周全市全程电子化率分别达到45.01%、47.8%。全程电子化为企业开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激发了群众投资创业的热情和活力,推动了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各类主体总量达22.92万户,同比增长16.78%,注册资本总额3926.41亿元,同比增长27.38%。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摸实情。全省窗口政务服务便民化工作督导以来,市工商局党组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我市工商登记窗口便民化程度距离改革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先后召开党组会3次、局长办公会5次、调研座谈会11次,找准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牛鼻子”,深入研究、安排部署全程电子化工作。特别是党组书记、局长刘健把这项工作记在心里、抓在手上、亲力亲为,深入县(市)局、分局及工商所办证服务大厅,以询问、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实情。主管领导带领市局注册科、分局注册股人员,针对全程电子化工作,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学习观摩和周通报周排序活动,有力推进工作。在全系统迅速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观念转变提士气。一是聚焦市委、市政府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的决策部署。今年3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6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重要工作。市工商局不过夜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把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精神上来,深刻理解推行全程电子化刻不容缓的为民观念,增强信心、锲而不舍、持续发力,抓紧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二是聚焦市局党组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决心要求。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党组鲜明提出了开展“担当创新规范提升年”活动,激发全系统动力,努力实现“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目标。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网办、零见面、一次也不跑”,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期盼,使这项工作走在市直部门前列。
三、措施有力强推进。为了抢抓改革机遇,我市依托省局网络,迅速融入全省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为我市企业提供了最前沿、最便利、最现代化的工商登记服务。在实现无纸化的同时,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区域范围全覆盖,市、县、所三级的业务系统全部联通,而且实现对接国家人口库验证身份,可以全国范围内远程跨省跨市办理业务;主体类型全覆盖,全程电子化的适用对象覆盖了所有市场主体类型,既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各类型企业,还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全覆盖,无论是名称核准、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项登记业务,还是股权出质等其他类型业务,均可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完成。
为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市工商局重点做到“六抓”。一是抓业务培训。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用,多形式、多批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迅速掀起了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学习培训热潮。走出去学,借鉴新乡卫滨分局的经验做法,通过不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上到局领导、下到工商所基层干部,甚至是五十八、九岁的临退休人员,不分科室、不分岗位,实现了培训全覆盖、全员会操作,这样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培训师。二是抓自助服务帮办辅导。工商登记窗口周边全部设置了高标准、高规格的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自助服务区,配备数量充足、运行速度快的电脑,安排专门的、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现场引导、辅导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让他们来了学、会了干,并通过他们广泛宣传推广应用,达到普及的效果。三是抓进社区进商场进银行等工作。把窗口前移,开展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进社区、进商场、进银行、进人口稠密地方”活动,收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积极推行政银联动,选择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网点,作为工商登记窗口的延伸,发挥他们点多面广的优势,将工商登记与金融服务相结合,方便涉企事项办理进驻银行柜台,实现就近申报,就近办理。将自助服务触角辐射全方位,一方面真正落实“就近办”,另一方面也真正实现由窗口辅导办理到企业群众自主办理、由到窗口的“最多跑一次”到足不出户的“一次也不跑”。四是抓宣传发动。宣传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在各级登记大厅的电子屏幕重复播放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流程,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省心省事。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借助各种渠道,通过电视、大屏滚动提示、微博微信推介等方式,广泛宣传、广造舆论,积极营造深厚氛围。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商场、进银行、进人口稠密地区,真正让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打造成家喻户晓、主动参与、自觉应用的良好环境。五是抓精细化服务。按照业务次序科学设置的标准,各级工商窗口的各类引导标识、办事指南、文书样本等设置直接、清晰、显著,各种表格模板一目了然,让群众进入大厅按照标准化程序办事,不用跑、不用问,一看便知,一学就会。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150余万元用于服务设施改善提升。老花镜、饮水机、雨伞等各种便民服务设施配备齐全到位,真正把各级工商窗口打造成既规范又温馨、既便捷又高效的市民之家,做到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便利化,切实提高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六是抓督导考核。市工商局把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量和占比率作为重要考核事项,纳入绩效考核和跟踪督查目标,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系统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机制,不断加压推进,确保全程电子化工作落实到位、高速推进。
(作者单位:市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