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殷都区国土绿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1-10-28

◎郭改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中也提出了绿化美化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创建森林城市、建设美丽家园等要求。生态建设、造林为先,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可以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和空气质量。为深入了解殷都区国土绿化情况,近年来,殷都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视察、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对全区国土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殷都区国土绿化工作的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殷都,殷都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为主要抓手,在全区共完成55个重点项目,绿化8.2万余亩,总投资超过9个亿。全区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一是由南林高速、西北绕城高速防护林、G341、新S301、S303等13条主干道防护林,搭建了全域绿化主框架;二是进行了全面乡村绿化和游园建设(127个1000余亩),将村里“荒”“乱”“差”的土地进行整修改造,打造了“百余游园”,成为全市创森亮点;三是进行了433.5公里的乡道村道绿化及村边、路边、水边、塘(沟)边、田边等“五边”绿化,基本实现了能绿尽绿;四是多措并举,进行太行山、北岭等“荒山荒地荒坡”绿化,共绿化约37700亩;五是积极动员、组织开展春季和冬季义务植树,累计义务植树面积约6000余亩。六是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做实产业扶贫。积极引导辖区群众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着力打造千亩国储林育苗基地,目前已培育优质乡土树种、生态造林树种等400余万株,经济林建设11000余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虽然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殷都区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与先进县区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一)整体推进不平衡。由于森林城市创建和国土绿化提升的要求,殷都区在全区道路两侧、乡村游园方面和北岭进行了大量的绿化造林,但对西部山区绿化屏障的建设,对漳河、洹河等河道流域的绿化屏障建设,对西部矿区的植被恢复造林等还未能达到平衡。区域内高质量造林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区生态建设存在先道路、次平原、再山区的现象。如何做好太行山绿化工程、做好河流流域绿化治理、发展山区农户造林等,有效提升全区整体绿化面积,是当前迫切需要规划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空间受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允许在现有耕地上进行非农化生产”。因此,殷都区的林业和生态建设工作在空间和地域上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在既不违反国家政策,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态建设需求上取得平衡,是当前林业生态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目前,殷都区正在针对现有林地、宜林荒山、流域治理、矿区植被恢复等进行深入调研,力争突破空间限制,进一步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三)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对辖区内的群众积极主动自愿参与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发动还不够到位。每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形式比较传统,并且全民义务植树的参与度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群团、事业单位和学校,对城区内居民和农村居民还没有做到全体动员。部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受利益驱动,毁坏新植幼树的事件偶有发生,需要继续加强宣传和引导。

  (四)森林资源保护技术手段落后。比如森林防火方面,三年来共发生小范围火灾17起,没有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远远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区域0.9‰范围内,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山区的消防、通讯设施建设不健全,林下附着物多,干草干枝极易引发火灾,形成一定火险隐患。二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够,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责任落实及追究不到位。三是群防群治机制不健全,林区防火队员人少分散,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大规模的扑救行动。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殷都区实际,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突破耕地“非农化”限制。首先是围绕政策寻找地源,对宜林荒山荒坡荒地进行规划,进行反复论证,找到不与耕地冲突的可行性方案,依托西部山地丘陵,对主干道两侧山地或者北岭进行大面积造林。其次是紧抓时机,以国家储备林为重要载体,做好“五边”合理布局,利用国储林资金发动基层将“五边”能植尽植。同时,推进中心城区生态圈“环绿”、山区生态屏障“增绿”、生态廊道建设“补网”、乡村绿化美化“添彩”。

  (二)灵活手段,科技制胜,突破山地造林立地条件差的限制。要想在西部山区进行大范围绿化,水源和土质都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苗木成活,改变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现状,就需要在如何保证水源上下功夫。同时,针对山石居多土壤少现状,就需要继续沿用原有北岭上的成功做法,并创新栽植方法。2021年春季,许家沟马家窑山地造林中就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鱼鳞坑、换土、蘸生根粉、引水上山等,尤其是水源,要保证水源先行。该项目在整地、修路的同时就先期铺设了管道,选用耐压性强的PE管,通过铺设地埋管和辅助地上铺管两种方式,共铺设水管11公里,其中主管8公里,分管3公里,并在山腰进行二次提灌,挖蓄水池、加设泵站,保证从山底到山顶每棵树苗都能喝上水。

  (三)主动介入,依法行政,有效保护既有森林资源。一是严格林地审批,主动介入,积极指导。二是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依托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夯实森林资源管理基础。三是实行封山育林,推进“林长制”建设,对7万余亩成林未成林和3.98万亩公益林实施有效保护。四是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及疫情防控工作,排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对驯养繁殖场所进行全面监测监控。贯彻执行“一法一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割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五是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做好检疫执法工作,保证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7‰。六是强化森林防火宣传,特别是在传统祭祀节日期间,紧抓森林防火,确保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9‰以内,辖区内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及因森林火灾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

  (四)多方联合,加强管护,提升林木成活率。要加强林木的后续管理,适时进行抚育、割草、培蔸、追肥和防病防虫。同时组成管护宣传队深入一线进行宣传,提高群众认识,发动群众自觉保护新植苗木。尤其是“五边”绿化新造林,点多线长比较零散,管护难度大,需要各方联合,施工方组织力量加强巡回巡查,乡镇做好治安巡逻,并利用好村组网格员、天眼工程,确保苗木成活保存,一改以往“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局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及微信、抖音等大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提升幼树管护质量。积极探索尝试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管护公司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管护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滚动性、自我更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管护模式。

(作者系殷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