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我市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马红宾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态势,主要指标增速位于全省前列,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成绩难能可贵,应予充分肯定。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目前国际环境不稳定、全球疫情形势不明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均衡,国内经济恢复的程度不够充分、进度不够平衡、基础不够稳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产业支撑能力不强、重点工作推动相对乏力、制约发展问题较为突出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认真解决。
常委会组成人员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锚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按照我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总体要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安阳高质量发展;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委省政府灾后恢复重建救助补助资金和有关政策支持,奋力打赢打好疫情防控、灾后重建两场硬仗;要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协助企业增动力、提效能、上台阶,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把脉定向,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坚持攻难点、解痛点、疏堵点,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强化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统筹抓好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省、市灾后重建相关政策,慎终如初筑牢疫情防线,将灾情、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着眼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壮大做实规上企业基本盘,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总量,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营造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激活全产业链,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和良性循环,有效释放新型消费发展潜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准确摸清企业受灾情况,进一步做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保障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社保、金融支持等实际困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对暴雨导致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情况进行认真测算和评估,并做好相应安排调度。
(二)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把“项目为王”“项目带动”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一是强化项目落地。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建设规划、土地、环保、资金等要素条件的评估论证,做好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和手续办理,与规划、环保政策冲突、建设资金不足的项目不能列入计划盘子。进一步强化项目投资绩效管理,从签约投资率、落地建设率、达产见效率等方面综合考核,努力提高项目运作质量和投资绩效。二是强化工业主导。坚持扶持本地企业创新发展和引进战略新兴企业并重,围绕我市“千亿级”“百亿级”产业战略定位,鼓励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技术,积极引进延伸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主企业和骨干项目,加大技改投入,实现技术迭代和产业创新,努力形成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力抓好产业招商,力争在引进、培育形成50亿、100亿元以上的头部企业上有所突破,“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工业投资占比在35%以上,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强化多链融合。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方案、四个清单、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谋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统筹调度各类要素资源,加快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政策链多链融合。切实加快钢铁焦化产业整合重组步伐,进一步营造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发展的氛围和合力,坚持绿色、减量、提质、增效的转型方向,强化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要素的支持和集聚,加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延链补链强链”。
(三)补短强弱,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在总量、结构和变化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研判,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一是突出财源建设。全面调研、深入分析、科学评估、有效应对安钢总部及部分子公司外迁对我市税收收入的影响。及时做好与安钢及关联企业的沟通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测算,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尽可能保持现有相关税收的上缴路径、分成比例以及各种数据的统计口径、基数认定的稳定,实现科学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抓好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交通物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税源基础,提升财政税收增长的稳定性。二是突出政策调控。围绕“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符合环保要求的重大招商项目、科技创新型产业项目等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减税降费、政府投资等财政政策,有效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研发补助资金、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对2021年按照规定计提的4.5亿元重点项目招商和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用好2021年财政设立的11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三是突出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严控政府债务规模,有效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项目审核,防止超出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安排项目,暂停或缓建部分缺乏现金流、存在风险隐患的项目。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处置存量资产、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四)攻坚克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聚焦企业关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正确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防治双重压力,努力克服吸引资金人才、城市规模能级、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全力下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盘棋”。一是聚焦“六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时限的实施意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以“万人助万企”活动、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安阳市政务服务条例》立法、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关于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的议案”办理等为抓手,切实找准并帮助解决当前企业投资、经营、发展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堵点难点,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政策支持获得感和投资经营安全感。二是聚焦“两个平台”。坚持精准帮扶,不断完善银企对接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企业贷款渠道单一,信贷产品少、融资成本高,银行抵押条件复杂、程序繁琐,征信机构覆盖面低等问题,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比重。进一步落实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加大制造业高端人才、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与产业对接机制,加强一线应用型人才队伍培养,切实增强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聚焦“一网通办”。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以数据共享互通为基础,开展重点领域提升行动;持续做大做强政务大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明确对接共享使用责任和监督考核制度,实施“一网统管”,推进“一网通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
按照《监督法》及《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相关规定,请市人民政府及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以上审议意见,并在三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整改报告。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负责审议意见的督办工作。
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