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的议案”督办情况的报告
——2022年10月25日在安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
安阳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关于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的议案”督办情况报告如下。
一、议案督办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张亮等1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的议案”,大会主席团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常委会提交了审理意见报告;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立案交由市政府办理。一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持续跟踪,围绕推动议案办理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建议政府统筹推进、上下联动,把握议案办理的整体性。议案交办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下,成立了市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负责,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协助配合。各县(市、区)成立了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政务服务部门业务指导、纪委及督察中心专项督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议案办理工作专班,做到了市、县(市、区)联动统筹推进。
(二)推动政府细化政策、统一标准,保证议案办理的规范性。围绕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总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安阳市政务服务条例》,对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网通办等工作明确规范,确保议案办理有章可循;推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和街道管理体制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时限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和集中办理事项,支持村(社区)上报审批事项可实行免费帮办代办,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
(三)督促政府压实责任、加快进度,增强议案办理的主动性。一年多来,以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为重点,程利军副主任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汇报、进行一次督导,深入各县(市、区)、偏远乡村开展“应进必进、凡进必办”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关于议案办理进度的汇报,并就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安馨办”APP使用率、提升便民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实地查看议案办理成效,徐家平主任亲自带队赴安阳县、北关区、龙安区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视察,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指导政府培树典型、强化引领,突出议案办理的示范性。一是组织现场观摩促交流。2021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现场观摩了部分先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随后在龙安区召开全市加强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现场会,由后进县(市、区)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进一步树立典型,以先进带后进。二是实施考核奖惩促落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内黄县、林州市、龙安区、北关区等分别制定了《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对先进、后进的乡镇(街道)分别予以现金奖惩,有力调动了议案办理的积极性。三是鼓励学习借鉴促提升。龙安区主管领导带队赴湖北巴东县等地考察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工作,为议案办理拓宽了新思路。
(五)帮助政府建立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议案办理的实效性。一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市人大常委会议案办理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的通知》,建立了周工作汇报制度,保障议案办理工作稳落实。二是建立多方评价机制。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下,设立群众意见箱、举报电话,接受实时监督;组织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现场调研,接受集中监督;依托优化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工作,广泛征求市场主体对数据互联互通、“证照分离”改革等工作意见,接受专项监督。三是建立全面促进机制。2022年8月,指导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基层掌上办达标工作实施方案》,既总结了议案办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便民服务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议案办理做法及成效
在全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共同努力下,我市135个乡镇(街道)、327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全面升级改造。议案办理前,便民服务中心进驻事项85%的乡镇(街道)不超过60项,91%的村(社区)不超过20项。议案办理后,乡镇进驻事项不低于200项,其中32个乡镇超过250项;街道进驻事项不低于150项,其中18个街道超过200项;2368个村(社区)进驻事项不低于40项。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16.3万余件,便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突出了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一是充实人员队伍。通过议案办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受理、部门进驻等各类人员增长率超过300%。二是统一场所标识。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分别命名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三是明确建设面积。议案办理后,乡镇(街道)便民大厅面积由不超过60㎡扩大至不低于150㎡;市内社区便民大厅面积由平均20㎡扩大至不低于50㎡;设有独立便民大厅的村由10%增至44%且面积超过50㎡。
(二)实现了审批服务集中化办理。一是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行政务热线“一号对外”、开展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二是实现服务事项就近办。设置“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窗口提供异地办事服务,设置帮办代办窗口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代办服务,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提供办事兜底服务,该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进行了报道,目前已在全市市县乡三级便民服务大厅全面推开。三是加快实现政务服务自助办。目前72%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自助服务设备,实现了7×24小时服务。税务智慧“微厅”进驻84个乡镇(街道),全力打造“十分钟办税服务圈”;市建设银行在253个村(社区)配备了裕农通自助服务设备,可自助办理灵活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实现了高频事项不打烊。四是积极推行“区域通办”。各县(市、区)全面梳理“乡级受理、县区审批、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实现了在本县区内任一乡镇(街道)便民中心均可提交申请,推动个人审批服务事项多点可办。五是推行不出村办。龙安区在村(社区)设立代办员,今年以来,对37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的代办服务已累计达到23359件,办理单件事项平均可节省3至4小时,推动个人审批服务事项少跑快办。
(三)促进了线上办理系统化提升。一是实现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全覆盖。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的要求,不断优化网络结构,形成了人口、法人等基础库,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等专题库,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率已由议案办理前的29%提升至100%。二是推进电子证照应制尽制。截至2022年9月底,共制作电子证照170类108万余件,数据调用量超过4亿次,为教育局、民政局等32个单位提供了234项数据共享支撑,实现了电子证照“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共享”。三是实现便民服务“掌上办”。“豫事办”安阳注册用户达到357万,安馨办注册用户达到346万。平台已发布网上办事指南54289个,开通掌上办事项336项,实现了审批智能化、服务自主化、办事移动化。
(四)推动了评价体系立体化覆盖。一是积极推动省市系统对接。目前,超过半数的市直政务服务部门单位自建系统已与省系统对接完成。二是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窗口“好差评”体系全覆盖。推进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社会各界“综合点评”、政府部门“监督点评”,建立了政务服务绩效由群众评判的制度。三是实施“好差评”评价结果全公开。今年累计收到群众评价400万余次,主动评价率为94.9%,好评率100%。评价结果、各单位评价率排名等信息在市民之家、市大数据局、市政府等网站“好差评”专栏中定期公开,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获得感。
(五)完成了服务网点一览化部署。绘制了我市政务服务地图。群众可通过安阳政务服务网、安馨办APP,自主查看市、县、乡三级便民服务大厅及自助服务一体机的详细地址,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便民化。
三、意见建议
综上所述,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该议案办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达到了审理报告提出的结案标准,建议作为办结处理。同时,为巩固和提升议案办理成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锚定“全覆盖”,进一步深化建设补短板。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以偏远乡村、高频事项、关键环节为重点,对“进展不平衡”“下放不彻底”“承接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彻底解决,力争最短时间内实现“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工作的全覆盖,切实把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沿阵地”、展现出彩安阳的“靓丽窗口”、共享改革成果的“末端神经”。
(二)聚焦“提效能”,进一步优化服务强弱项。要结合“放管服效”改革,始终着眼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高度重视“好差评”结果的运用,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适时开展督查督办和明察暗访,着力革除“推绕拖”等“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形式,协同推进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能,切实增强政务工作的创造力执行力公信力。
(三)着眼“管长远”,进一步强化保障弥不足。市、县(市、区)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原则,将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运维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拓展服务大厅的功能配置、优化提升服务人员的结构素质,高度关注系统后期的使用改造,及时加强人员动态的服务指导,确保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的持续健康、规范有序运行。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