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代表

时间:2016-11-30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代表

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大代表,这是一个老话题,在实践中似乎也有了定论。

但是,随着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全面铺开,这个问题再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辽宁拉票贿选案的曝光,更促使我们对它进行重新的审视。

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大代表,换个角度说,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让百姓满意的人大代表。这涉及如何看待代表的素质和履职水平。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评价代表的素质和履职水平时,往往看重一些外在的东西,例如,像代表们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工作履历、社会地位、个人声望等硬件标准。文化水平、专业素养、社会声望等一些外在因素,对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确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不是绝对的。一名代表是否称职,他(她)的履职水平如何,主要还是看责任心,看对人大工作投入程度,看对待百姓的态度。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常说,代表是一种职务,而不是一种荣誉称号。那么,既然是职务,就应对从业人员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实践证明,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出色的科技工作者,一位杰出的文体明星,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未必就是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相反,有些来自基层的代表,虽然不够“高大上”,头上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丰富的基层生活阅历,以及他们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和对人大工作的全身心投入,足以弥补他们在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上的不足。

在我们国家的政治语境中,“代表”和“人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他们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所以,他们理应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表达人民群众意愿,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代表人民利益,表达人民意愿,是人大代表的一种最重要的素质,也是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的条件。

代表人民利益,表达人民意愿,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一项抽象的政治原则,一个简单的承诺,它包含着一系列脚踏实地的行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我国代表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绝大多数人大代表不因当选而脱离原来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同样也不因执行代表职务而领取额外的报酬。这实际上意味着,要想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必须具备执着、坚韧,甘于寂寞、敢于担当、忠于职守、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品格。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从许许多多人大代表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

近些年来,在地方采访和调研期间,我们听到了许多优秀代表的故事:有的代表为了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并把自家房子变成了代表接待站;有的代表为了人代会上的一次发言,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百姓意见,光笔记就记了十几万字;有的代表为了替乡亲们办一件实事,用去了几年的时间;有的代表为了提出一份高质量的议案,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这样的代表自然会受到百姓的拥戴。

当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相反的例子:有的人选举时四处活动,当选后却立即成了“隐身人”;有的人虽自带光环,但人代会却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秀场;有的人生活圈子远离百姓,所以根本不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有的人把人大工作当成副业,敷衍了事;有的人则把当代表看成是抬高身价、捞取功名的一种手段。从根本上说,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再高,名声再大,也不具备当代表的条件。至于那些拉票贿选的人,更是严重玷污了人大代表这一神圣的称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大代表?我们应该把票投给谁?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摘自《中国人大》杂志